“吴江三十里,地号黎花村。我似捕渔翁,来问桃源津。”清代文人袁枚的一首《黎里行》,道尽了黎里古镇昔日的繁华和清幽。在这个美丽的江南古镇,有一座苏州徐悲鸿艺术馆,它有气宇轩昂的厅堂古宅,有结构完整的庭院备弄,有雕龙绘凤的长窗屋檐,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倍感温馨和谐。11月5日下午,“礼赞新时代·奋进新进程”黄养辉黄贤安父子书画作品展在这里成功举办。
当代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黄贤安先生专程从南京赶到苏州黎里参会。黄贤安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徐悲鸿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事业的开拓者、先驱和巨匠,是我父亲的恩师。1930年我父亲19岁,就随先生学习绘画和理论,后担任先生的秘书和助理,达二十多年之久,与悲鸿先生结下了深厚师生之情。父亲出生于无锡,生前是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南京大学教授。他从抗日战争起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遵循艺术为人民,人民为艺术的原则,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外举办过数十次画展。父亲的才能和艺术是多方面的,他兼中西画及理论,作品深受藏家的热捧和收藏。从小我受父亲的影响酷爱绘画,作品受悲鸿先生的影响最大,尤其喜欢画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出版《一枝猎枪》《达尔文》《郑和下西洋》等连环画作品,在国内外举办过二十多次画展。
中华悲鸿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徐悲鸿专委会主任黎寒松代表徐悲鸿第三代家人对展览表示衷心祝贺。他和黄氏父子是世交,神交已久。黄养辉是悲鸿精神的实践者、传承者。黄养辉的画深得徐悲鸿大师的真传,他画的齐白石画像,齐白石特别喜爱,一直挂在屋里。黄贤安天资聪慧,从小酷爱画画,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潜心学习、研究、推敲,形成自己的风格,有活力和张力,神情兼备,融入时代的节奏。
本次活动还穿插了一个拍卖活动,将拍卖所得的百分之五十捐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体现了艺术家、企业家及爱心大使的满满爱意。江苏省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好人陈霞在展览现场告诉记者:我是大陆第一例成功接收台湾同胞骨骼移植的白血病患者,我热爱慈善事业,将用自己的爱心和感染力回报社会。2006年,我建立“陈霞文化艺术会馆”。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组织全国知名画家捐赠300余幅字画,将拍卖所得200多万全部捐给四川慈善总会用于筹建爱心小学。今天,特别要感谢黄养辉先生、黄贤安先生,你们让我看到了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和比艺术更高的大爱。